Skip to content

科幻小说的语言

终于又要开始正经八百写科幻小说了,以前全当是练笔吧,因为好多问题没有解决,也真拿不出手。现在似乎好点,有些问题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也许是年龄的原因,也许是上帝的恩典。

首 先说说语言问题,这始终在困扰我。因为好的科幻小说读得并不多——年来就没发现有特别好的,即便有一些,在语言上也没有什么建树,起码在汉语言上,国外的优秀作品,能翻译得通顺就不错了——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试过用模仿魔幻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和幻想主义的语言来写科幻,最后的结果是这些作品有点怪异, 很像拙劣的纯文学作品,玩弄词藻和结构,故事也讲得很空洞,这些作品有《七扇门》系列、《蝴蝶》、《潜猎》、《边缘伴侣》等,97年我和云鹏、回地在圆明园创办民刊《命与门》时,曾把《七扇门:音乐之王》发在该刊上,大家读了之后都觉得不知所云,连云鹏都说太玄了。这不是我想要的,我希望我的科幻小说是通俗文学,更接近章回小说、评书演义一类的。但是我建立在阅读经验上的写作能力都是基于现实世界的,对完全来自幻想的未来时空、那个完整的宏大世界场景、那些有血肉的人物,我似乎无能为力——它们在我脑海中一再浮现,但我无法完成捕捉,因为我把握不了叙事和结构,找不到自己的语言,我脑子里填满了场景和概念,老是在想:这是科幻,读者按照其日常经验无法构建起故事所需要环境,甚至故事里人们的思维方式也跟现实不同,我需要把它们都一一呈现出来,需 要大段大段的文字,这些是章回小说里没有的,构建故事的时候,我念念叨叨的,觉得要么如乔伊斯那样的意识流,要么得像博尔赫斯那样的引经据典左右腾挪,否则怎么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明白?我控制不了这一切,深深地沮丧着。

后来接触到剧本,觉得剧本语言从形式上来说,把场景描述和动作(包括对话)分开,值得学习,于是02年写了一些剧本如《废墟》、《天使之军》等,今天来看并不是很成熟,但写时觉得比写小说要顺畅得多了,里面有大段的场景描述,对话也很随意,情节也是按小说那样安排的,当时觉得那很正常,但后来读了一些专业的剧本写作书籍之后意识到,作为剧本那是不行的,剧本的读者仅是导演和剧组工作人员,是他们拿来工作的工具脚本,在他们眼里或许就像盖楼用的图纸吧,文学性的东西被业内普遍视为累赘,要通通去掉才行。我意识到了,但不以为然,兴起之下,03年还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写了部30集的电视连续剧本《李白诗剑传》。虽然已尽量按剧本规范去写了,完成之后也受到一些业内人士的好评,但一个专业剧作者朋友还是批评我的对话太长,情节不够紧凑,没用的东西太多……再加上对刚刚接触的影视行业里的一些所谓“潜规则”颇不感冒,于是打消了进入影视行业的想法,转而去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了。

但对电影的喜欢一直不减,觉得应该深入了解一下。不久后公司项目取消,我自己做了一个电影主题的网站,聚起了一批喜欢电影的人,定期搞观影活动,写影评,也淘盗版影碟边卖边自己收藏,认识了充满激情的美国朋友皮特,受他和老友于贞志的影响,对独立电影和纪录片也越来越感兴趣,后来在朋友的资助下,自编自导了独立电影《黑客启示录》,还到贵州拍了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05和06年,我像旋风般忙乱,对复杂的技术痴迷不已,把文学抛到脑后,学了很多杂东西,包括PHP。我知道我做的一切都很初级,对拍电影我并没有作品的概念,我只是一个发烧友,被我不了解的领域强烈吸引,想要一探究竟看到底如何。《黑客启示录》拍完之后朋友们张罗着在北大图书馆搞了首映, 我都不太好意思去。那件事做完之后,我算是完整地经历了一遍拍电影的流程,也了解了在一部电影中,剧本到底是个什么角色,该怎样来扮演——OK,影像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语言,跟文学的距离比跟音乐、美术的距离还要远。从那以后,除了一些实验性的短片如《寻找刘月亮》外,我没有再写剧本,并且隐约觉得,如果电影是一种工业体系的话,在互联网时代,会找到一种更好的替代。

 

Post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