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关于诗歌词语的一些思考

时逢信息化浪潮,语言受各种冲击,其含义和力量被不断消解和重塑,探寻和把握词语的准确性是学习写作和阅读、创作诗歌的基础,缺乏准确性的词语就像放不稳的石块,难以成为构建诗歌的基本素材。借疫情期间大鸟艺术沙龙组织的一次诗歌活动 ,将诗歌中词语准确性的不同层次和维度做了些梳理,略述如下:

一、基本词义、属性和范围。这是词语最基础的层面,通常表达词语的浅表意义。由于语言的流变,很多词语在不同的时代词义发生了变化,在使用时往往还要结合语境去甄别遴选。在诗歌中,词语之间会有各种微妙的关系,其中最基础和关键的是词语之间的依存关系、映照关系,往往一个词是否有存在的必要,靠的是另一个词的支持,它们之间要有信任感,使得构建于它们之上的诗句整体拥有重要的属性——构成性(胶着性、粘性)。

二、对于诗歌创作来说,达到基本词义的准确还不够,创作需要其“个体化”,将普遍意义投射在个体表现上,这通常也是词语走向更进一步准确的过程。诗中的词语如果不经创作者进行个体化努力就不会成为作品的独特元素、反映出创作者的光辉,只能流于模仿、搬用和复制堆砌。个体化过程始于创作者,终于阅读者,同样的词在不同的读者那里可能呈现不同的含义,所以词语在此一层面向创作者和阅读者提出挑战,推动两者间心领神会,向词语的准确性继续迈步。这个双向层面准确性的个体化需求,为诗歌艺术留出极大的创造性空间,此层面不追求语言静态的表现,而倾向于在发现和揭示词语丰盛源泉的同时,与词语共舞共鸣,将其进入“人类”世界后的非凡力量释放出来。

三、要释放词语的力量,就会涉及它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层面,即它与现实世界相结合的接触面。借助于理性灵魂,诗歌成为词语与现实世界接触的横截面——有时像伤口一样经历痛楚,结成疤痕,有时像秋水长天共接一色,归于寂静。词语与现实世界二者的关系中,谁是主体谁是客体?词语是现实世界生产的符号?抑或反过来是词语创造了现实世界?这一问题的答案决定着作为二者接触面的诗歌如何准确介入现实。如果一个诗人认为词语只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经验命名,那么该诗人就会始终面对词语的傀儡身份,很难凭借它们真正介入现实,只能是被动、消极地反映和接受被命名者——那么在此层面上,诗歌被不易察觉的相似性、模糊性、虚假性缠绕,成为可供把玩的技艺,却无力拔动人的心弦。

四、越过现实层面,沿着词语的准确性脉络继续前进,还会发现它有更多的层面。继续探究某个词的本质,可以发现它的内核与另一个不相干的词紧密结合着,而在它们之上,被第三个词统辖着……这是一个相对纯粹的语言层面,词语的力量充盈饱满,蓄命待发,令人振奋。词语在这个层面展示出数学公式般的美,其准确性可被推演证明,可以在人的内心升华为无可置疑的信念。

2020年3月10日

Post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