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写诗只是

2014-10-16

写诗只是和自己对视
只是抖一抖翅膀
只是抚摸词语
只是确认
哪些消逝了,谁还在等

基本演绎法

2014-10-09

最近一直在看悬疑破案的小说。我始终觉得故事性是好小说的一个特质,很多小说把故事性扔到一边,读起来像哲学或心理学作品,那何不归到它们看起像的那一类里面去?文字在看《福尔摩斯探案集》,影像在看《基本演绎法》,各有各的精彩,如果要比较的话,更喜欢文字版的,它让我不知不觉就融入到了19世纪末的伦敦,仿佛身临其境。有一天心血来潮,搜了80年代拍的电视剧版福尔摩斯看,感觉主角表演夸张做作,与文字中的福尔摩斯比起来要逊色多了,于是扔开它重新读小说。文字中的福尔摩斯虽然有时有点尖刻,但却很绅士,他只是太专注与投入自己的事业,顾不上虚与委蛇。

新版美剧《基本演绎法》断断续续地看,大部份故事算不上精彩,但编排得有趣,角色张力到后来有点不足,总的说来还是相当不错。我边看边琢磨这个吸毒、乱性、偷窍的角色,是如何被一步步刻画出来的。

城市系列:伸懒腰

2014-09-24

站在城市的边上
你会看到城市伸懒腰
一下子,胳膊腿露出来
哦约,迎风一晃好大的个儿

从来没有一个城市有肋骨
她们都是雌性的
她们不站立,不行走,不追太阳

好吃懒做的撒娇的城市
妩媚的容颜
只有土和沙子
还有疲软的乳房
硬化的疖子
但摸不到肋骨

每一次乌云临幸
大地狂欢
城市新娘没有快感
无动于衷

她站不起来,只是软塌塌地
伸懒腰

雨线

2014-07-09

雨线笔直穿过稀疏树冠
落地溅成凌乱的水迹
雨线击打着伞
噗噗噗噗响做一团
雨线,这无数的麻密
挡不住我观望你
也填不上等待的空虚

树冠和伞无风摇曳
像将熄的火苗
在阴云里灭去,在夜里灭去
永不再来,在时间里灭去

但是,我爱的是雨
它已悄然落地
它知道所有等待都有结果
雨会过去,时间会过去
每个树冠每把伞
都会灭去,都等得起

我为什么一定要写科幻故事?

2014-02-12

人到中年,凡事都看得开了,知道色相空空,无须执着。但如果经年之后,总觉还有一两件非做不可的事,不做不可交待良心,则兹事大半可谓为“宿命”里的东西,由不得要认真做好。于我,写科幻故事是宿命。

前几日同学聚会,和一位爱写文字的同学交谈几句,问她对写科幻是否感兴趣,她断然说毫无兴趣,从来不看,更别提写了。这回答有点意外,也在预料中。当下的科幻文学和影视作品给人们的印象,大抵是冷冰冰的,打打杀杀,空洞无物,多像是哄小孩的玩艺。然而我脑海中的科幻不是这样的,那是一个瑰奇丰富的未来世界,每当我独自沉浸其中,往往着迷于它的迷人魅力无法自拔,我常常由衷赞叹它的美,低头羞愧于行动的迟缓,内心充满不安,它逼迫着我,必须要把那个世界呈现出来。

对我而言,科幻首先是一种思考的角度。我常常在想,随着人类文明的急速发展,我们到底该如何面对的每一个与今日不同的明天?举个例子,随着新工业技术的发展,很快现在的许多工作就要被机器代替了,如同互联网技术对这个世界所做的类似,一夜之间面目全非。人类的衣食住行所需将完全由新一代的智能机器生产,生产力将无限发达(想想3D打印技术吧,几年以后每个人对着手机发布一个命令,就可以制造想要的东西,另外,能源可以是无限的,因为宇宙间有无数星球,而我们已经可以到达其中一些了),接下来人们在面对的,只是不断完善社会制度,以保证物质的分配尽可能不要太不公平,就可以实现相当程度的按需分配——这样进程要比我们想像得快得多,例如北欧一些国家已然如此——那么,脱离了劳动的人,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存在?这个过程由谁主导?如何实施?这是一个与“上帝”有关的宏大哲学命题。站在科幻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与站在宗教的角度有很多不同,但终点是一样的:人灵将何栖何止?人类将何去何从?

科幻的文学性也令我深思良久。普遍意义上的文学性,需要根植于历史,或者说有历史血缘性,比如古体诗词脱离历史语境后,文学性就大打折扣。而科幻是根植于未来的,文学性产生了断层,需要一种新创造的土壤和语境,需要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元素,从内容到形式上,从传统文学中分裂出来。这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很多作者假以时日积淀而成。无法构造适当的文学语境是我长久以来无法深入写作的原因,但力图对此有所作为也是我长久以来没有放弃写作的原因。

基于Cloudbody的科幻写作从一开始就定位是一种新的写作,注定有诸多的坎坷,对写作者而言,无论是现实生活层面还是艺术层面是危险的,充满困惑与挣扎。但正是这种写作,才具有强大的压迫力,驱使负载它的人无法止步,在像刀锋一样狭窄的道路上小心翼翼地一直走下去。

想弹吉他是因为需要一点忧伤

2013-12-04

其实并不是一个喜欢音乐的人,也很少听,但有的时候特别需要。要听也只会听列侬、Pink Floyd、Bob Dylan和Bob Marley,都是几年前攒的一些,别的好的肯定有,试着找了几次,被各种躁音搞得没耐心了。偶尔会想起听云鹏,但想想而已,听他的感触会太多,心潮难平。

最近在给一个微电影做内容建设,大量的修图、复制粘贴,听着音乐做起来会觉得时间好熬一些。很多人听音乐会觉得快乐,我不会,我只会偶尔忧伤——如果不经意间被触动了,会有一种“仍然活着,尚未死去”的存在感——要是能多一点就好了,把麻木的神经好好戳一戳。

于是我要再买把吉他,打发我庸碌的、无能的下午时光,找回点忧伤和刺痛,代替一波一波涌来的焦虑和徬徨。

无题

2013-11-11

永远都有奴隶
不自由的
成批的灵魂

一方世界
是来演这场戏的
他们卖力地表现
把身受的羁束
通过眼睛
瞪圆的眼睛
嘴巴
张开的嘴巴
演出来

他们并不愚蠢
并不自甘受奴役
也并不智慧
对这个世界并不感到恶心

他们是身世久远的奴隶
用肮脏的语言彼此谩骂
他们偶尔笑了
为偶尔的鞭笞
疼一下
然后开心

科幻小说的语言

2013-10-26

终于又要开始正经八百写科幻小说了,以前全当是练笔吧,因为好多问题没有解决,也真拿不出手。现在似乎好点,有些问题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也许是年龄的原因,也许是上帝的恩典。

首 先说说语言问题,这始终在困扰我。因为好的科幻小说读得并不多——年来就没发现有特别好的,即便有一些,在语言上也没有什么建树,起码在汉语言上,国外的优秀作品,能翻译得通顺就不错了——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试过用模仿魔幻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和幻想主义的语言来写科幻,最后的结果是这些作品有点怪异, 很像拙劣的纯文学作品,玩弄词藻和结构,故事也讲得很空洞,这些作品有《七扇门》系列、《蝴蝶》、《潜猎》、《边缘伴侣》等,97年我和云鹏、回地在圆明园创办民刊《命与门》时,曾把《七扇门:音乐之王》发在该刊上,大家读了之后都觉得不知所云,连云鹏都说太玄了。这不是我想要的,我希望我的科幻小说是通俗文学,更接近章回小说、评书演义一类的。但是我建立在阅读经验上的写作能力都是基于现实世界的,对完全来自幻想的未来时空、那个完整的宏大世界场景、那些有血肉的人物,我似乎无能为力——它们在我脑海中一再浮现,但我无法完成捕捉,因为我把握不了叙事和结构,找不到自己的语言,我脑子里填满了场景和概念,老是在想:这是科幻,读者按照其日常经验无法构建起故事所需要环境,甚至故事里人们的思维方式也跟现实不同,我需要把它们都一一呈现出来,需 要大段大段的文字,这些是章回小说里没有的,构建故事的时候,我念念叨叨的,觉得要么如乔伊斯那样的意识流,要么得像博尔赫斯那样的引经据典左右腾挪,否则怎么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明白?我控制不了这一切,深深地沮丧着。

后来接触到剧本,觉得剧本语言从形式上来说,把场景描述和动作(包括对话)分开,值得学习,于是02年写了一些剧本如《废墟》、《天使之军》等,今天来看并不是很成熟,但写时觉得比写小说要顺畅得多了,里面有大段的场景描述,对话也很随意,情节也是按小说那样安排的,当时觉得那很正常,但后来读了一些专业的剧本写作书籍之后意识到,作为剧本那是不行的,剧本的读者仅是导演和剧组工作人员,是他们拿来工作的工具脚本,在他们眼里或许就像盖楼用的图纸吧,文学性的东西被业内普遍视为累赘,要通通去掉才行。我意识到了,但不以为然,兴起之下,03年还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写了部30集的电视连续剧本《李白诗剑传》。虽然已尽量按剧本规范去写了,完成之后也受到一些业内人士的好评,但一个专业剧作者朋友还是批评我的对话太长,情节不够紧凑,没用的东西太多……再加上对刚刚接触的影视行业里的一些所谓“潜规则”颇不感冒,于是打消了进入影视行业的想法,转而去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了。

但对电影的喜欢一直不减,觉得应该深入了解一下。不久后公司项目取消,我自己做了一个电影主题的网站,聚起了一批喜欢电影的人,定期搞观影活动,写影评,也淘盗版影碟边卖边自己收藏,认识了充满激情的美国朋友皮特,受他和老友于贞志的影响,对独立电影和纪录片也越来越感兴趣,后来在朋友的资助下,自编自导了独立电影《黑客启示录》,还到贵州拍了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05和06年,我像旋风般忙乱,对复杂的技术痴迷不已,把文学抛到脑后,学了很多杂东西,包括PHP。我知道我做的一切都很初级,对拍电影我并没有作品的概念,我只是一个发烧友,被我不了解的领域强烈吸引,想要一探究竟看到底如何。《黑客启示录》拍完之后朋友们张罗着在北大图书馆搞了首映, 我都不太好意思去。那件事做完之后,我算是完整地经历了一遍拍电影的流程,也了解了在一部电影中,剧本到底是个什么角色,该怎样来扮演——OK,影像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语言,跟文学的距离比跟音乐、美术的距离还要远。从那以后,除了一些实验性的短片如《寻找刘月亮》外,我没有再写剧本,并且隐约觉得,如果电影是一种工业体系的话,在互联网时代,会找到一种更好的替代。

 

排除杂念,开始专心写作

2013-10-18

这两天一直为各种问题纠结:接项目、办培训班、写Cloudbody,写小说……今天早上醒来躺在被子里还在权衡,然后看到官军的未接来电,陈刚的未接来电,接到张树林的电话……眼前的生活让我感到有点慌恐,我真的害怕这日复一日的生活,这很真实的、每天都有各种理由不得不过下去的日子,它已消磨了我的大半斗志,耗尽我的大半青春……我想起阿楠在电话里的声音,想到她无论如何也要去办一个梦想乌托邦的原因:不是因为有多大的勇气,而是因为来自生命的惶恐。越是理解生命价值的人,就越会为无所作为而不安,他们不需要七老八十,只要在毫无意义的生活中,就会直接感受死亡的恐惧,这促使他们逃离这个世界,去寻找另一个世界。

没有计划诸事不成

2013-10-09

昨晚看《越狱》又到2点,故今天又起晚了,工作了一会儿到11点,立马骑车奔父母家给做午饭。前天在电视上学了“闷锅茄子”,照着做下来,结果程序不对,有点糊了不太好吃。

明天要早起以增加工作时间,这样下午就会有时间去张贴招生广告。

漂泊的人

2013-01-14

火车在夜里疾驰
乘车者时而看看远处的灯
时而昏昏欲睡

拿手机大声说话的人
是不需要快乐的人
凝视地面发呆的人
是做生意赔光本的人
吃着零食心不在焉的人
是刚刚对儿子失望的人
摇晃着走过车厢的人
那个列车员,是不想回家的人

噼噼啪啪打字的人
是个仍在漂泊的人

诗意的边缘:第十二章小序

2012-12-23

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
那条曲曲弯弯的荒槽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
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食指《热爱生命》

这是一条险道,狭窄处有如刀锋,如果没有热爱,你将不会走远。

诗意的边缘:第十一章小序

2012-12-23

五岳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入名山游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某诗人朋友招呼了一干人,在终南山建了一个物主义研究院并迁居在那里过上了田园生活,他们用这种方式实践自己退出诗歌艺术、由物及物地归返自然生活的理念。有媒体把他们称为当代隐士,其实跟隐士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只是选择了一种自认为更加理想的生活方式,就像《星际迷航》里的巴库人[1]一样。

硅谷著名的计算机(网络)思想家和预言家凯文·凯利也被誉为一名隐士。他住在远离硅谷的郊区,很少上网,很少用手机,大部分时间用于在书房里阅读。他还养蜜蜂,通过观察蜂群,来了解蜂群思维[2]。他写了本名为《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的书,把互联网技术放到生物学的视野里进行研究,认为互联网的前景,类似于生物系统的复杂进化,而非某一种技术或单一标准可以控制的简单模式。

虽然这两伙现代隐士思考的不同问题让他们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他们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拒绝电视和手机,拒绝发达的资讯,竭力让生活与自然的关系重新亲密起来。他们的观点都很新鲜有趣,让人不得不思考人到底往哪个方向进化才是合理的、正确的——回归过去的天人合一,还是面向未来的绝世升天[3]

古代也曾有许多诗人在终南山待过,比如李白,在那里结炉炼丹,学道求仙,而他最后死的时候,据说就是在船上尸解成仙[4]了。如果你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同时又是一个资深科幻迷的话,你一定会像我一样,在终南山道士和硅谷预言家之间搭起一条诗意彩虹,徜徉其中自我陶醉一番。

也许这就是诗意吧。记得当年看郭沫若的《李白传》,觉得作者不像在写李白,更多是在写自己,而且写得好累。其实不只是他,近世的读书人哪个不累呢?自古以来,读书人大半都有只附风雅不谈政治的权利,但曾经有一个年代,政治被注入每个人的毛细血孔,把一个写了一辈子诗的诗人骨子里的诗意消灭干净,而这个年代过去,努力消除政治化的过程里,人们的脑子又被洗成向钱看——总之,诗意无存。

对了,李白还是一名地道的侠客。我曾花了一年的时间研究他,写了一部四十多万字的剧本《李白诗剑传》,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如果李白活在当代,他一定也会作一名程序员!



[1] 电影《星际迷航》第九部中一个拥有较高文明程度的种族,为了逃避过高科技生活而迁居一个小星球,过起了完全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并由于受某种能量的影响而青春永驻。
[2]
这是一个由两万个群氓合并成的整体。
[3]
电视剧集《星际之门:亚特兰蒂斯》里的人类古人,他们进化到一个非常高级的文明形态后,可以脱离肉体升天,以能量形态存在。
[4]
道教认为道士得道后可遗弃肉体而仙去,或不留遗体,只假托一物(如衣、杖、剑) 遗世而升天,谓之尸解。

诗意的边缘:第十章小序

2012-12-23

我步入丛林
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
我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梭罗

以上这首梭罗的小诗在电影《死亡诗社》中被反复引用。《死亡诗社》又名《春风化雨》,影片中由罗宾·威廉斯饰演的基廷老师,带领着一班中学生读诗、写诗,在知识的领域冒险,在懵懂未知的孩子们心中开启了一道诗歌之门,引领他们去探索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当我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要求去给学生上《大学语文》这门课时,很多同事觉得有些奇怪,但我确实夹着课本步入课堂,在黑板上抄出这首梭罗的诗句,然后带着学生们去看《死亡诗社》。我从讲授这门课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备课、讲课、提问、和学生们交流……我在用另外的语言思想和表达,因此可以很轻易地谈论生命与死亡、价值和意义、生活的方向和轨迹,没有任何一堂计算机课能让你这样去度过45分钟。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11个富有意义的定见中有一条是“科技始终源于人性”。他说:“我支持为每一个教室配备一台电脑……但是我想呼吁的是在每一个教室中也应该有一位诗人……”。

当我爱上计算机的那一天,我以为自己步入了丛林,发现了新的世界,自己的生活将变得有意义。但时至今日,每当在计算机前坐上整整一天,肩颈僵直浑身不适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是不是在不知不觉中走错了路。我常常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没有丛林里的丰富与深邃、宁静与危险,只有有一日得一日的虚妄与疲惫。真正生活之丛林不是这样的,这只是一片小树林,而我只是躲在里面隐藏了自己而已。所以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会去寻找《大学语文》的原因。计算机和网络不是真正的丛林,生活在别处[1]

程序员们,去读诗吧,成为一个诗人吧,诗歌会来提醒我们记得此丛林的虚诞和彼丛林的危险,以免当我们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我们也越来越真切地看到,编程语言在飞速进化着,程序员是一个50年前不存在的职业,而未来50年后,这个职业也有可能会演化得与今日完全不同,任何一种语言,如果不能产生诗歌,或者无法以诗歌的精神去创作作品,那么它本身就没有生命,它将只会把这个世界变得更加荒芜。



[1] 兰波的诗句,写在巴黎大学的墙壁上,后来米兰·昆德拉以此为书名创作了一部小说,被世人广为传诵。

诗意的边缘:第九章小序

2012-12-23

存在之子啊
你若在我的土地上念记我
我会在我的天堂里看顾你
如此,我们的眼睛就可以互得安慰了

——巴哈欧拉[1]《隐言经》

《隐言经》可能是唯一令我产生想去一睹原文的强烈愿望的诗歌作品,我相信在它的波斯文和阿拉伯原著里蕴含着的智慧和力量超越了诗歌本身,而这些很难被翻译出来。这当然与宗教背景[2]有关:如果你相信上帝的启示,相信一切知识来自于启示,那么你就会相信,文学或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的标准都无法衡量启示作品本身,像《隐言经》这样的作品拥有的创造性,超越了现有知识,缔造了全新的知识,文学性只是它的属性之一,而且不被评判,因为它本身即标准。

这么说似乎有些玄奥,但在信仰者眼中,这是无法否认或伪饰的事实。事实上,如果一个人的知识结构足够宏大,阅读视野足够宽广,他就可能承认,人类的发展需要来自上帝的启示作为引导,人类如果没有信仰,就不会有任何希望,这个星球的文明迟早会消亡。

这位被誉为新天启周期启示者的巴哈欧拉,曾在一个半世纪前,就给出了人类社会的惊人预言,他预见到了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勾勒出了联合国的图景、描述了世界共同语言的出现、构想出了让全球联系更为紧密的工具,他倡导人类一体、世界大同,虽遭长达四十余年的残酷迫害,却始终致力于推动至大和平在这个星球实现!

何等伟大的灵魂才能描绘出旧秩序的加速崩塌与新秩序的诞生、毁灭与重构的这一体化进程的全貌!

CPU的运算会越来越快,云计算迟早会发展出一种智能,这种智能也会不断进化,按照其自身演进的规律,它的新一代总是基于旧一代的优化,而且更新的速度很快。

但人却不同。虽然人的基因可以积淀文明的合理成分,但是下一代人却并不一定比上一代人更好。父亲英明一世,但儿子却可能糊涂一生。人类文明之所以有湮灭的危险,或许就是因为,如果缺乏适当的教育,人的新一代并不一定比上一代更好。没有道德的约束,再崇高伟大的理想,都有可能被谬误引导,理想主义者一旦堕落,他就会选择疯狂。

在“地球一国,天下一家”的新文明周期里,个体的理想与集体理想遭遇,将会是最动人的一幕,千百年来,家国天下,世界大同,将会实现。

可叹的是,在今天狂妄地嘲笑宗教、诋毁上帝信仰的人何其多。



[1] 巴哈伊信仰的创始先知。本诗选自巴哈欧拉《隐言经》。
[2]
作者本人是一位巴哈伊信仰者。